鈦金屬材質表殼的五大厲害之處
導語:在如今,瑞士制表技術的發展遇到瓶頸之后,各鐘表品牌開始對手表的材質大為重視。繼精鋼、貴金屬材質之后,現在的手表表殼材質還出現了陶瓷、藍寶石玻璃、鈦金屬等新穎材質。利用這些材質做表殼也是手表商看重這些材質的優良屬性,比如陶瓷非常耐磨,鈦金屬非常輕盈等特點。
鈦金屬作為金屬材質范疇,它的出現改善了先前腕表材質的缺失,制表師們看上了這種材質的超強性能,設計師也愛它的前衛質感,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,鈦材質腕表已成為制表界新寵。鈦金屬本身乍看之下與不精鋼很相似,具有銀灰光澤,常溫下終身保持本身的顏色,絕不輕易變黑,抗酸性強、硬度高,在成為腕表材質之前,早被廣泛應用于航空及海洋潛水領域。鈦合金相比精鋼更輕盈、更耐蝕,鈦合金和鋼材相比主要優勢是密度低、耐蝕性強。
二十世紀70年代中期前,超過85%所生產的鈦都是用于航空工業。鈦的獨特性能:密度為鋼的一半,優良的強度保持性(到華氏1000度),環境腐蝕抵抗力比其他金屬高得多。這使得它成為建造噴氣式飛機,火箭和太空飛船的引擎和飛機框架的理想材料。
腕表減重就靠它
近些年腕表流行大表徑風潮,若采用精鋼或貴金屬材質,表殼重量加上機心的重量可想而知是一般人無法承受的輕。有鑒于此,腕表的重量固然必須反其道而行。于是輕盈的鈦金屬就受到表迷們的一致歡迎,鈦的重量為47.90個原子尺度,比鋼將近輕了50%,所以鈦金屬的腕表只有同款精鋼腕表的一半重量,對于大表愛好者來說無疑是一個好的選擇。
抗壓不變形
鈦比鋼的硬度高30%,質地堅硬結實無比。此外,鈦金屬絕佳的抗壓優點,也讓其成為專業潛水腕表最愛的使用的材質之一,讓其即便潛入到深海,都不會變形。
超強防腐蝕
鈦金屬具有超強的防腐蝕性能,暴露在空氣中時其表面會形成一層緊密而堅韌的薄膜,可抵御眾多侵蝕金屬的物質,尤其對海水的防腐蝕效果最佳,于是許多專業潛水表紛紛轉向采用鈦金屬!
色彩百變
雖然具有以上三種不易被破壞的特質,鈦金屬也可以在電流的作用下變化為各種顏色,原本一身銀白的鈦金屬變幻出萬千色彩,展現百變造型。
加工難度高
輕便、堅韌、耐腐蝕,這些優點讓鈦金屬牢牢坐穩金屬貴族的寶座,然而卻因為提煉復雜、技術難度高而相對較難普及,導致鈦金屬腕表的價格會比精鋼高。
鈦金屬作為手表材質有著非常好的優勢,總結起來就是:
1。鈦合金手表佩戴起來相當舒適,因為他們出奇地輕;
2。鈦是防過敏的,它不含鎳,即使在皮膚流汗時,佩戴起來也很舒服;
3。因為鈦金屬比鋼更堅硬,所以鈦金屬手表更耐用;
4。耐腐蝕的特性讓鈦金屬特別適合潛水表。
那鈦合金可以作為機械表的機心材質嗎?很遺憾,是不能的。鈦合金和鋼材相比主要優勢是密度低、耐蝕性強,但絕對硬度和強度都不如鋼材,而且加工性很差,并不適合做手表內部零件,但做表殼還是有其優勢的,問題是它光亮度低、容易劃傷,要靠涂(鍍)層來保護。甲板上很多小孔很小,而且不規則切削對刀具要求更高,如果夾板強度高加工難度就更高,加上手表機心對夾板材質的硬度要求不高,同時抗磨損有寶石軸承搞定,當然部分小配件有高強度的材質,不過小配件容易被規則加工。所以夾板材質用銅合金更合適。銅雖然會生銹和不耐磨,但是它便宜、易削切,可以通過鍍層、潤滑油、紅寶石軸承、鋼件等部件以相對“低成本”的方式解決。
鈦金屬并不是稀有金屬,它在地殼的蘊藏量排名第九。鈦礦石的供應至少還可以維持一萬年。在隕石,月球巖石,太陽和其他星球都發現了它的存在。不過,鈦的提取過程相對較慢且費用過高,這使得它的價格昂貴。很多年來,高昂的價格限制了鈦在軍事和航空領域的運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