口腔修復中的鈦合金應用
【摘要】 目的探討鈦合金烤瓷修復體在臨床中的應用。方法 240例患者制作156個單位鈦合金和218個單位鎳鉻合金烤瓷冠、橋修復體,觀察固位、修復體顏色、頸緣密合度,18個月后再觀察修復體顏色、牙齦指數、頸緣染色情況。結果在頸緣密合性、牙齦炎、修復體、頸緣變色等方面比較,鈦合金金屬烤瓷冠優于鎳鉻合金烤瓷冠。結論鈦合金烤瓷修復體的臨床應用效果優于鎳鉻合金烤瓷修復體。
【關鍵詞】 口腔修復材料; 鈦合金; 機械性能; 合金元素
鈦合金自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就應用于口腔修復之中,具有良好的生物學和力學性能,同時鈦及其合金具有接近骨組織的硬度、韌性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,使口腔在修復后能正常行使功能,可承受體內不同方向的復雜應力作用。本研究比較鈦合金與鎳鉻合金的應用情況。
1 資料和方法
1.1 一般資料 240例患者,其中男109例,女131例;年齡19~49歲,平均年齡32.5歲;前牙與后牙分別為281顆、93顆,修復共346個單位,其中鈦合金組192個單位,鎳鉻合金254個單位。
1.2 方法 兩組均按常規方法備牙、取模、試戴、粘固。邊緣位置設計為齦上和齦下小于1 mm或平齊齦緣。修復體的顏色以Vita比色板4個色調作為與天然牙比色時的標準。修復完成時及18個月后隨訪。
1.3 臨床評價標準 顏色變化分為A、B級,A:修復體顏色無變化且與鄰牙良好匹配;B:修復體顏色良好,但是與鄰牙不匹配。頸緣密合性分為A、B級,A:修復體邊緣與基牙接觸良好,探針檢查良好;B:修復體邊緣和基牙接觸不好,探針檢查不良。牙齦炎A級:牙齦無出血或輕度出血。B級:牙齦自發性出血,紅腫。修復體A級:修復體完整;B級:修復體不完整。頸緣:無色:無金屬顏色透出。變色:有金屬顏色透出。
1.4 統計學分析 兩組比較用χ2檢驗,P<0.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。
2 結果
在頸緣密合性、牙齦炎、修復體、頸緣變色等方面比較,鈦合金金屬烤瓷冠優于鎳鉻合金烤瓷冠。
3 討論
3.1 口腔支架的基本要求 口腔鑄造支架的材料要求為高強度與高彈性模具,具有良好延伸性加工性能,便于義齒的成型和加工。支架堅硬,不易變形,盡可能減小修復體的體積,防止基托發生斷裂。同時由于修復體支架長期應用于口腔中,因此,材料還應該具有良好的耐腐蝕性和生物相容性。
3.2 口腔修復材料的分類 (1)口腔修復按材料的性質分:①汞劑類:金屬鹽粘固粉類:如磷酸鋅粘固粉。②樹脂類:有合成樹脂、復合樹脂和天然樹脂的牙膠。③由汞與合金粉組成等。(2)按材料在窩洞內能保留的時間為:①長期使用的材料,即永久充填材料,在洞內代替缺損牙質長期保留的,如復合樹脂、銀汞合金等。②短期使用材料,如用于治療過程中的磷酸鋅粘固粉,可用于半年以內;丁香油氧化鋅粘固粉,可用于2周以內。
3.3 鈦在口腔修復中的應用現狀 鈦有豐富的資源,全世界約有15.2億噸,鈦的儲量在所有元素中排在第九位,在金屬元素中排在第4位。鈦目前廣泛應用于口腔修復中,在我國口腔修復中也擁有悠久的歷史,現在鈦材、包理料、鑄件表面裝飾、鑄鈦工藝、鈦與復合樹脂的粘結等方面都形成了體系。目前主要應用于臨床的為鈦合金。Ti-6AI-4V力學性能及強度均適合口腔修復應用,但因其釋放微量釩和鋁離子,長期應用對人體健康有潛在的影響。釩與老年癡呆、骨軟化癥和周圍神經病變有關,鋁具有致癌的細胞毒性。新鈦合金材料Ti-6AI-7Nb與Ti-6AI-4V相比較,延伸率增加了40%,拉伸強度略低,與純鈦材料相比較,鑄造氣孔也明顯減少,增加了耐腐蝕性和耐磨性,焊接后Ti-6A1-7Nb合金與純鈦相比較,其扭轉強度和抗拉強度也均優。通過研究馬蹄形桿和鑄造支架的形變性能,Ti-6AI-7Nb最適合于設計義齒支架的腭帶。但Ti-6AI-7Nb中仍含有毒性元素鋁,長期應用對健康有潛在的威脅。
3.4 鎳鉻合金的應用 鎳鉻合金中的鈹元素對人體有毒性作用,易引起牙齦局部組織過敏反應,常見修復體引起的牙齦腫脹及發炎現象,甚至在距離修復體有一定距離的部位出現濕疹、瘙癢。在鎳鉻合金中加入少量的鈦(4%~6%),替代其中的鈹,能降低熱膨脹系數,另外在合金表面形成高黏接性氧化鈦(Ti 02),可以改善其生物學性能。本組研究表明,在頸緣密合性、牙齦炎、修復體、頸緣變色等方面比較,鈦合金金屬烤瓷冠優于鎳鉻合金烤瓷冠,差異有統計學意義,值得臨床推廣應用。